8月24、26日,市工商聯宣調處邀請哈工大人文學院、省雙創智庫專家鐘曉兵教授、張欣副教授、朱越博士等先后赴2家直屬會員企業、4家五常市工商聯會員企業,調研民營企業發展狀況,著重關注了具有新經濟、新動能特征的生物經濟企業。哈爾濱市總商會農村產業合作交流商會會長丁寶連、五常市工商聯主席陳建相繼陪同。
調研發現,6家企業均具有區域行業內的帶動和示范作用,體現出我省政策的積極引領作用。這些企業具有緊跟國家產業政策或推進綠色生物經濟的主動性意識,中褚農業扎根三農在方正、通河、建三江開辟種植基地做良心米,全福種業面向中東國家等國內外客戶開展育種服務,海明潤依靠深圳研發團隊和與大學的產學研合作積極推進獨特技術創新生產超硬材料,金農科生物科技聘請省農科院專家掌握先進綠色生產技術為農業化肥增產提效,廣發祥食品將歷史孝道融入企業文化以文化為載體推廣傳統食品,五常鄉村部落水稻立足五常大米知名口碑堅守糧食品質底線,都是將地區文化與生物經濟產品聯動的良好典范。
鐘曉兵表示,在經濟與文化飛速發展的當今時代,立足歷史、弘揚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廣發祥食品的特色發展方式對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而五常鄉村部落水稻立足五常歷史文化沃土,建立高質優價的五常大米品牌,是踐行新糧食安全觀的有效舉措,也是弘揚五常高品質大米的靚麗名片。
張欣認為,廣發祥食品和五常鄉村部落水稻均是將文化底蘊融入生物經濟產業的突出范例。作為契合省市頒行的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的骨干企業,這些企業善于統籌各級資源,通過與省市各級政府及高校的深度合作,通過持續性技術創新和人才隊伍培養奠定了“政·!て蟆碑a學研用的聯合發展模式,形成了自身的發展優勢。并在加速發展的同時,勇擔社會責任,體現出新時代民營企業應具備的格局和情懷。
在調研中,6家企業也提出了疫情阻礙生產、科技研發缺少人才引進、不易與高校深化合作等企業面臨的問題,調研團隊針對問題進行了對策解答并記錄總結。令人欣喜的是,受調企業及民營經濟人士都展現出了踔厲奮發的創業精神、創新能力和企業家精神,這股油然而生的民營力量,形成了蓄勢待發的新動能,似春潮涌動,定將成為推動我市我省發展振興的新的引擎。